北京、上海等地積極為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保市場主體
近期北京、上海等多地密集出臺措施,從降低經營成本、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優化市場準入、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加強服務保障等方面,幫助中小微企業提升抗風險能力,為中小微企業紓困減負。
北京:培育一批面向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服務商
一是完善中小微企業數據庫。精準幫扶科技創新、基本生活性服務業等行業的中小微企業,特別是餐飲、住宿、旅游、影院劇場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企業。二是加強政銀企數據共享。提高中小微企業首貸比例、信用貸款比例,大力推廣供應鏈融資,鼓勵銀行強化首貸中心、續貸中心特色化產品配置,加強進駐銀行考核評價。三是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建設一批細分行業互聯網平臺和垂直電商平臺,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服務商。四是鼓勵專業服務機構企業上云。打造中小企業數字賦能生態,健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機制,用好用足再貸款再貼現專項政策。五是全國首創首貸中心。重點攻克“零信貸”小微企業首貸難題,率先出臺中小微企業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地方性實施細則,迅速建立存量小微企業到期自動續貸展期機制,銀行對小微企業續貸審批時間壓縮70%以上。
上海:實施“小微企業流動資金應急貸”
一是加大就業補貼。加快疫情防控期間穩就業補貼發放進度,受疫情影響企業職工線上培訓補貼政策延至疫情結束后的3個月。實施對企業新吸納就業重點群體的以工代訓補貼。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對疫情期間與其他企業“共享用工”的,可繼續享受相應就業補貼扶持。二是實施產業鏈補鏈固鏈強鏈行動。聚焦重點產業鏈建立“揭榜掛帥”機制,組織中小企業參與產業鏈供需對接,建設10個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載體,促進大中小企業在研發創新、創意設計、生產制造、物資采購、市場營銷、資金融通等方面全方位合作。三是加大政策性融資擔保力度。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饟7糯蟊稊翟瓌t上不低于5倍,力爭2020年新增擔保規模300億元,其中信用貸款比例不低于90%。四是降低融資成本。鼓勵商業銀行和各類融資擔保機構參與實施“上海小微企業流動資金應急貸”,對參與“應急貸”的擔保機構按照其實際代償損失部分給予不超過70%的代償補償;對擔保費率低于市場平均費率且成效明顯的擔保機構,經核定后給予不超過擔保額1%的保費補貼。
天津:創新設立保險產品
一是降低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疫情風險損失。鼓勵保險機構針對提高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抵抗疫情風險能力,創新設立保險產品,合理厘定費率,拓寬保險范圍,在2020年度內,根據保險機構實際理賠額度,市財政按30%的比例給予補助,每家機構不超過50萬元。二是支持企業用工保障。企業吸納天津市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就業、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3個月以上的,按照每吸納1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三是減輕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稅負。對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四大類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
廣東:允許“高成長板”企業“先掛牌后補資料”
一是建立上市快捷服務通道。指導、支持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發行企業集合債、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信用緩釋憑證等,緩解短期資金壓力。二是開辟省中小企業融資平臺專屬服務通道。構建企業受疫情影響評估模型,對企業受疫情影響進行正負向評估,引導金融機構對正向企業給予專項貸款支持,對信用良好的負向企業給予利息減免、無還本續貸等支持。三是減免區域性股權市場服務費用。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高成長板”企業允許“先掛牌后補資料”,保證企業可以優先享受線上路演、投融資對接等資本市場服務,并減免初次掛牌費、三年年費及相關機構服務費用。四是減免區域性股權市場服務費用。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高成長板”企業允許“先掛牌后補資料”,保證企業可以優先享受線上路演、投融資對接等資本市場服務,并減免初次掛牌費、三年年費及相關機構服務費用。五是發揮商業保理公司作用。支持50家省內龍頭商業保理公司加入省中小企業融資平臺,提升應收賬款融資效率。
浙江:助力市場主體紓困和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大降稅力度。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征公共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娛樂、文化體育等服務增值稅,執行期限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二是延長企業社會保險費減免政策時限。按國家規定落實免征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等政策,執行期限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三是加大央行政策性低息資金支持。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以優惠利率加大對民營企業和涉農企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信貸投放。四是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提升風險容忍度,企業投保限額滿足率不低于85%。五是出臺小微企業首貸考核辦法。從小微企業首貸戶數、貸款金額兩方面著手,對金融機構首貸戶工作定量考核,推動小微企業貸款“擴面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