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蔭區全力推動“三夏”農業生產
槐蔭區農作物主要有小麥、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如今正是“夏收、夏種和夏管”的交匯期,槐蔭全區農業農村系統以保障糧食產量和品質安全為目標,緊緊圍繞機械化和生態化兩大農業生產措施,強力推動“三夏”工作有序開展,全力打好“三夏”農業生產攻堅戰。
發揮農業機械化作用力保小麥顆粒歸倉
槐蔭區認真組織好全區小麥機收。全區1萬多畝小麥,在經過前期艱苦的條銹病保衛戰后,長勢喜人,再獲豐收已成定局。該區農業農村局對全區現有的18臺谷物聯合收割機所有者充分動員,同時為外來作業機手提供良好服務,加快全區小麥機收作業效率;及時掌握天氣變化和小麥成熟情況,充分利用小麥成熟的時間差,合理引導作業機具的投入規模,努力做到小麥成熟一塊、搶收一塊;同時,及時動員指導好全區玉米免耕直播,充分發揮好現有玉米免耕播種機的作用,麥收后及時播種,將夏玉米免耕直播統籌推進,減少耕作次數,切實提高夏種機械化作業質量,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預計全區玉米播種面積大約1萬畝。
在做好早稻夏管和推動夏稻及時插秧方面,近幾年,槐蔭區的水稻種植形成了早稻和夏稻配合種植模式,品種從單一的京引119,擴展到了金稻919、津稻179、越光等多個國內高端米品種,生產實現了選種、育苗、插秧、植保、收割、烘干、冷藏、加工、包裝全程機械化操作。
去年,全區新購植保無人機4臺,在早稻夏管中,擬全部應用植保無人機統防統控;全區水稻插秧機保有量十余臺,在夏稻插秧中,最大限度發揮插秧機的作業功能,確保圓滿完成夏稻插秧任務。同時,利用“三夏”之際,大力推動土地規?;鬓D,以適應機械化規模生產。今年“三夏”之際,濟南西城高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泉城稻花香田園綜合體內,新流轉土地近千畝,規模種植水稻。
扎實提高技術水平努力抓好安全生產
在農業生產夏管中,槐蔭區以生態化技術應用為方向,減少化肥和農藥的投入,全面推行小麥機收后、秸稈粉碎就地還田,逐年提高土壤肥力。而對于早稻管理,蟲害防治則依托智能化蟲情測報系統,做到早發現、早預防,充分應用太陽能殺蟲燈、性誘捕器、赤眼蜂等生態技術防控,病害應用低毒高效農藥以及生物農藥進行大面積統防統控,追肥以商品有機肥為主,并配套相應扶持政策。在夏稻和玉米種植管理中,槐蔭區也配套相應鼓勵政策,增加商品有機肥追施,配套葉面有機肥使用,實行統防統控,推廣應用有關農業生態技術。同時,大力推廣“稻鴨混養、稻蟹混養、稻蝦混養”等生態養殖模式,提高農業生態和經濟效益。
未進入“三夏”前,槐蔭區農業農村部門深入田間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巡回指導和跟蹤宣傳,督促農機作業單位全面做好作業機具的維修、調試工作;同時開展了對農機駕駛員、操作手的技術培訓,提高他們掌握和運用農業機械的實際操作能力,努力保障農機安全生產,確保作業機械以良好技術狀態投入“三夏”生產。
在“三夏”生產中,區農業農村部門充分利用宣傳欄、條幅、微信等有效方式,深入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宣教活動,深入開展“三夏”農機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組織農機監理人員深入到農機作業單位和田間地頭,講解農機安全技術操作和維修知識,宣傳麥收防火常識,確?!叭摹鞭r機搶收搶種作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