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蔭區水稻實現旱地直播種植
眼下正是水稻播種的季節,在槐蔭區的濟南西城高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態農場的稻田里,園區管理人員姜林海正在稻田里仔細地照看著稻苗,“如今,這些稻苗已經進入出苗期,一棵棵壯得很,這可是咱濟南首次實現水稻直播種植技術哩?!?
近年來,槐蔭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發揮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科技引領示范作用,積極推廣高效、綠色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濟西農場。
濟南西城高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濟南市“菜籃子”工程產銷聯盟理事長單位的下屬企業,不僅積極探索農業新技術,還在解決農戶賣菜難和市民買菜難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尤其是在今年疫情期間,更是日供蔬菜3萬公斤。
發揮農業新技術示范作用
姜林海向記者介紹,今年,他們在槐蔭區農業農村局的幫助下,在泉城稻花香田園綜合體內種植了近1000畝水稻,積極參與田園綜合體建設,助力打造槐蔭區黃河大米品牌。其中,500畝水稻種植采用傳統插秧的方式,另外500畝地,則采用新技術——旱地直播種植。
“直播水稻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像種麥子一樣種水稻,直接將種子撒在地里,省去育秧和插秧環節?!苯趾Uf,“以前說‘秧好半年禾’,講的是培育壯秧苗的增產作用,直接‘撒谷子’雖是偷懶省工的做法,但如今面對種植面積越來越大的現狀,種糧不僅算產量賬,還要算經濟賬,更要算時間賬。水稻直播大幅減少用工,顯著提升了水稻種植的綜合效益,何樂而不為呢?”
據了解,旱地直播種植免除了傳統暗室育苗、移栽用工的環節并節省秧田,使水稻生產集中用工減少、勞動強度減小、生產效率提高?!白钪匾氖菧p少了生產成本,原來種水稻從育秧到移栽,每畝地至少需要300元到350元。而采用了旱地直播技術后,每畝地的種植成本也就在150元左右?!苯趾Uf,采用這樣的方式種植水稻,在咱濟南可是第一次。
“目前,這500畝地的出苗率已經達到了96%,等今年10月份豐收的時候,就能知道相比于傳統種植水稻,旱地直播種植的產量到底有多少了,預計應該只會高不會低?!苯趾P判臐M滿地說。下一步,在槐蔭區農業農村局的幫助下,水稻生產要應用太陽能殺蟲燈、性誘捕器、赤眼蜂等生態防治技術,要大量應用有機肥,還準備探索稻蝦稻蟹生態混養模式,提升水稻生態水平;把這片稻田打造成稻田觀光園區,通過種植不同顏色品種的水稻,在稻田里構筑各式各樣的圖案,達到大地藝術的效果,同時設置水稻觀光棧道,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
積極投身“菜籃子”工程
為幫助農戶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實現增收,濟南西城高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助力打通蔬菜供應鏈,全力保障市民放心、平價蔬菜供應。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濟南西城高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一手抓好疫情防控,始終奮戰在防疫第一線;一手抓好“菜籃子”,有力保障了市民放心、平價蔬菜供應。
“菜籃子”連著兩端,一端是飯桌,一端是田間地頭。受疫情影響,兩端中間的蔬菜供應鏈受到阻礙,許多商戶菜農的蔬菜出現大量積壓,導致銷售端菜價上漲,源頭端菜價卻大幅下跌。例如,疫情發生后,槐蔭區玉清湖蔬菜經銷商西紅柿滯銷十幾噸,價格大幅下跌,得到消息后,濟西農場積極與駐地街道辦對接,采購滯銷的西紅柿5000多公斤,通過“菜籃子”進社區工程及線上銷售渠道,以優質的價格配送到千家萬戶。
除此之外,今年疫情期間,他們共收購各類蔬菜累計近30噸。在確保自產蔬菜嚴格落實各類安全檢驗的同時,也嚴把收購蔬菜質量關,解民憂、保民生,助力打通蔬菜供應鏈,確保市民吃上放心、平價蔬菜。濟南西城高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慶忠表示,將繼續擔負起政府和市民賦予的“安全菜籃子”使命,為助力農產品銷售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