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守正創新 打造中醫藥“槐蔭模式”
在健康中國戰略中,中醫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發展。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中醫藥的理念和方法,展現出了獨特的巨大優勢,其效能進一步得到了證實。
濟南市槐蔭區在中醫藥發展方面有著區域優勢、領導優勢、群眾優勢、環境優勢以及產業優勢,為充分發揮這些優勢,進一步促進中醫藥在防病治病中的廣泛應用,區委、區政府和主管部門堅持傳承發展、守正創新,審時度勢,通過建設國醫堂(中醫館)、普及“中醫角”、打造“熱敏灸社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等創新實踐,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大力培育和扶持中醫藥產業,打造中醫藥“槐蔭模式”,取得了比較豐碩的成果。
強基礎
打造便民中醫藥平臺
槐蔭區持續推進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著力打造精品國醫堂,普及“中醫角”建設,實現“應建盡建”,大幅度提升中醫藥服務可及性。目前,全區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7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均已完成中醫服務區建設,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針灸、推拿等中醫診療服務。
2018年,為做好中醫藥特色項目的挖掘和建設,經實地調研,槐蔭區將熱敏灸推廣項目作為全民健康事業的重點內容,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廣”的要求,以“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為基礎,利用傳統的中醫手段,提供免費體驗。
重人才
強化中醫藥隊伍建設
自《中醫藥法》頒布以來,槐蔭區嚴格按照《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鼓勵和引導有資質的中醫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名老中醫、醫院在職或退休醫師開設中醫診所或在基層依法執業。截至目前,全區已為27家診所完成備案審核。
槐蔭區作為2019年山東省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3個試點區之一,先后通過網上報名、現場審核、信息公示、市級復審、省級終審、準考證發放等歷時10余月的多項環節,順利完成了確有專長人員報名審核工作。區衛健局適時組織召開全區中醫確有專長人員中醫藥傳承與發展座談交流會,大家暢所欲言。
全區持續開展“高級專家下基層,中醫技術進社區”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組織競賽、專家義診等各類活動,向基層中醫藥醫務人員傳授常見病、多發病診療知識和中醫藥適宜技術方法,全區基層醫療隊伍建設和能力均有了較大提升。
謀長遠
中醫藥傳承與創新協同推進
槐蔭區積極開展“弘揚扁鵲文化”為主題的進社區、進家庭、進鄉村、進企業、進機關、進校園、進單位、進軍營、進老年公寓“九進”活動,開設“科普周”“大講堂”,舉辦義診、咨詢、知識大賽、科普巡講、養生運動教學等形式多樣的中醫藥健康知識普及活動,弘揚扁鵲學術思想。
為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有機結合,探索醫院與政府協同發展的新模式,以“智慧中醫藥服務”試點為契機,積極推進“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為康養濟南建設提供新動能。2020年6月2日,槐蔭區人民政府與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省中醫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在人才培養、科研成果轉化、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等領域的深層次合作正式啟動。與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這樣技術力量雄厚、專業人才濟濟、醫療特色鮮明的中醫院簽署合作協議,將進一步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科研成果轉化、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等領域的深層次合作,有利于推動優質中醫診療資源有效下沉,促進槐蔭區中醫藥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今后,槐蔭區中醫藥工作將充分利用協作平臺,探索中醫藥服務新模式,繼續深入開展“智慧中醫藥服務”試點工作,推進“互聯網+中醫藥服務”行動,通過資源整合和現代化技術手段,讓老百姓享受優質便捷的中醫藥服務,積極融入省、市大健康產業發展大局,打造具有槐蔭區特色,集旅游、保健、休閑、養生于一體的中醫藥特色產業,促進槐蔭區中醫藥事業再次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