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蔭區加快總部經濟發展的對策研究
槐蔭區加快總部經濟發展的對策研究
區委黨校
總部經濟是促進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強勁動力,也是城市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偛拷洕坏┬纬?,可以給當地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稅收供應效應、產業聚集效應、產業關聯效應、消費帶動效應、就業乘數效應、資本放大效應等明顯的外溢效應。
一、槐蔭區總部經濟發展現狀
2018年12月,濟南市出臺《濟南市鼓勵總部經濟發展若干政策》,首次明確了我市總部企業的認定標準和程序。截至2019年10月,全市共有135家企業通過總部企業認定。從企業性質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合資企業分別為67家、50家和18家;從行業分布看,金融業57家(主要是銀行、保險、證券等各類機構省級總部),批發零售業18家,制造業14家,建筑業和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分別是12家和10家;從區域分布看,歷下區38家、高新區33家、市中區30家、歷城區17家、槐蔭區6家、天橋區5家、章丘區4家、濟陽區平陰縣各1家。我區只有6家企業通過認定,總部企業數量少、產業發展不夠充分、經濟結構不夠優化,與我區所處的主城區地位不相符,與市委市政府對我區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二、我區發展總部經濟的優勢
?。ㄒ唬﹨^位交通優勢明顯。濟南市處在京津冀經濟圈、中原經濟區和長三角經濟區中心位置,是中國三個最重要經濟圈的樞紐城市,槐蔭區是省會濟南的中心城區之一,多條鐵路、高速公路、快速路、軌道交通匯聚于此,是全國重要的綜合性交通樞紐,乘高鐵1.5小時可抵達京津冀,3個小時可抵達長三角,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廣闊的市場腹地,又有底蘊深厚的產業支撐和商業基因,已成為北融京津、南接滬寧的省會橋頭堡,是濟南市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吸引京滬高鐵沿線高質量企業落地發展的首選之地。
?。ǘ┩晟频漠a業扶持政策。自2016年以來,我區每年拿出1億元產業發展扶持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促進全區產業結構優化。2019年新修訂《槐蔭區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對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特色產業園區、文化創意、旅游、現代會展、商貿流通、工業和信息化、現代物流、高新技術、人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加以補充完善,并修改完善了相關政策實施細則,修改后的政策細則由原來的11個增至13個(去除1個,新增3個為招商引資、農業、經濟貢獻等方面的實施細則)。根據新修訂的《槐蔭區鼓勵總部經濟發展扶持政策》,在總部企業認定方面進行優化、放寬門檻的同時,對“現有企業經認定為總部企業,給予5年資金扶持,扶持金額按其上一年度區級地方實際經濟貢獻相對前一年度增量的30%核定,每年扶持金額不超過100萬元,扶持總額不超過500萬元”。對于新引進的總部企業和對區級經濟貢獻度達不到區級總部認定條件,但符合我區產業發展導向、成長性好、財稅貢獻突出的本土總部型企業或擬在我區注冊納稅的成長型總部企業,也有相應的扶持政策。2018年槐蔭區對全區各企業爭取到的各項扶持資金近2.95億元,其中區級兌現1.84億元,為全區企業發展壯大注入了活力。
?。ㄈ┴S富的載體資源?;笔a正在全力推進建設的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2018年列入國務院正式批復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省委省政府明確將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作為山東省“醫養健康”產業的主要載體和支撐;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西部發展,將醫學科學中心建設納入全市產業發展規劃布局,由雷杰主席親自擔任總指揮,槐蔭區、城投集團、醫學科學中心管委會三家全力推進招商和建設,給予了槐蔭區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成為醫養健康產業激發新動能,發展成主導產業的千載難逢機遇,為承接相關產業發展、央企和總部落地提供了良好機遇和條件。濟南市公布央企城核心區建設規劃,明確提出利用西客站片區高端商務樓宇和土地資源,積極融入京津冀、長三角區域經濟圈,重點圍繞商務洽談、人才服務、產業總部、會議會展、商務服務和文化旅游六大功能,打造京滬經濟動脈的黃金支點和省會城市的“京滬會客廳”。經調查摸底,西客站片區現有閑置辦公樓宇16棟,可招商面積共計27萬平方米;正在建設的辦公樓宇22棟,共154萬平方米;已規劃但尚未開工建設的辦公樓宇21棟,共51萬平方米。土地資源豐富,西客站片區可利用商業用地共計2,346畝,其中未出讓土地935畝,城建集團已摘牌土地1,411畝,未出讓住宅用地838畝。
?。ㄋ模┙∪姆阵w系。為更好地為企業“送政策、送服務、解難題”,槐蔭區以“聚焦企業、服務企業;聚焦產業、提升產業”為宗旨,在全區全面建立了網格化服務企業專員制度。街道層面,實現了網格服務專員聯系服務企業全覆蓋。在全區篩選出84家重點企業,每家企業安排一名副處級領導擔任精準服務企業專員,實現了精準服務企業全覆蓋。部門層面,按照服務企業職能全區組建了4個部門服務隊,每個服務隊由14個職能部門各抽調1名熟悉業務的服務企業專員組成,分別對口服務4個街道辦事處,實現了部門聯系街辦服務全覆蓋。網格化服務企業制度與區領導包聯街道、包掛五大主導產業和重點企業等制度互為補充,互相促進,實現了“服務企業無盲區,聯系企業零距離”。
三、加快總部經濟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市委、市政府確定要打造央企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在產業上與雄安新區對接,吸引包括央企總部、世界500強總部、行業總部以及省內企業總部入駐濟南。央企城的開發建設無疑將成為繼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后的又一引爆點,為我區注入更多的發展活力與機遇。
?。ㄒ唬┛茖W編制規劃,引領總部經濟發展。在全面分析我區發展環境、發展趨勢、發展基礎、支撐條件和制約因素的基礎上,科學編制我區總部經濟發展規劃。要以央企城和跨國公司北方總部基地核心區的開發建設為引領,加強戰略研究和系統謀劃,圍繞“康養名城,活力槐蔭”,聚焦醫養健康、文化旅游、商務會展、消費物流、智能制造“五大主導產業”,布局打造醫養健康、新材料新技術、總部經濟、會展經濟、消費經濟、地鐵經濟“六大產業聚集區”,更好地發揮規劃戰略導向作用,為我區總部經濟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ǘ┟鞔_思路重點,加強總部企業招商引資工作。主動融入京津冀、長三角區域經濟圈,與雄安新區合理錯位承接。發揮區位優勢,整合利用西客站片區高端商務樓宇和土地資源,打造京滬經濟動脈的黃金支點和省會城市的“京滬會客廳”,瞄準功能總部和區域總部,打造總部聚集地。
針對央企、國企、跨國公司的區域總部、功能性總部進行整理分析,科學研判我區區域優勢與產業條件,實現精準招商。一是明確目標精準招商。結合我區“五大主導產業”和“六大產業聚集區”發展目標,全面掌握重點企業資源。主動收集整理企業信息,整理完善央企及下屬子公司企業名錄,分析判斷企業落地可能性,確定重點目標企業主動出擊。目前已整理企業信息包括96家國資委央企、27家中管金融企業、5家部委管理企業等。二是依托載體精準招商。加強與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辦公室、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北京融商“一帶一路”法律與商事服務中心的聯系,充分發揮中介平臺招商力量,依托其專業優勢,精準對接企業與跨國公司,吸引更多影響大、貢獻高、實力強的總部企業落戶我區。三是對接產業精準招商。結合央企和跨國公司北方總部基地、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寬禁帶半導體小鎮等平臺,精準對接央企、跨國公司、知名企業,快速形成產業聚集優勢。
?。ㄈ娀d體建設,加快總部聚集區建設。按照央企城“一核五片”的整體布局,加大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力度,確定路線圖、列出時間表、下達任務書,盡快形成總部企業集聚、集群發展的良好態勢和示范效應。加快園區和平臺建設,重點抓好槐蔭經濟開發區實體經濟發展主戰場作用,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增強園區產業發展用地,拓寬繞城高速以北工業用地空間,實現園區擴容升級。大力推行扁平化管理、企業化運作的“園區+公司+招商+服務中心”新模式,激發發展動力,提升承載水平。持續優化平臺,積極承接國家和省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爭創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為總部經濟產業鏈延伸拓展提供支撐。
?。ㄋ模┘涌炫嘤诵钠髽I,打造行業龍頭企業。引進一批區域總部、職能總部及研發中心、運營中心、結算中心等總部型企業,推出一批“總部樓”、“億元樓”、“主題樓”,全面建成央企和跨國公司北方總部基地產業鏈生態圈。加快培育一批引發產業體系重大變革的新興產業和高新產業,通過“建鏈、補鏈、強鏈”,完善產業全鏈條,推動集聚集群發展。增強企業創新動力、活力和實力,支持天岳、德邁工業打印等一批骨干企業實現品牌化、專業化發展,提高龍頭骨干企業縱向延伸、橫向聯合的能力,打造特色主導產業鏈條,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品牌企業,實現新舊動能有效轉換,全面提升我區經濟發展質量和競爭力。
?。ㄎ澹┨嵘招?,打造最優營商環境。以創造濃厚的營商環境為目標,建立完善的企業服務體系。一是完善為企服務制度。當好“金牌店小二”,深化“服務大使”制度,確立“零跑腿”和“最多跑一次”事項,全面實行“五證合一”,破除“最后一公里”障礙。聯合各街道辦事處與入駐企業形成長效溝通機制,及時準確掌握樓宇使用情況、企業動態,實現企業引進前、引進中和引進后的全方位跟蹤服務。二是著力助企解難題。根據產業扶持政策的相關要求,在企業注冊、人才引進、子女入學、信息共享等方面排憂解難,全面實現“政府負責陽光雨露、企業負責茁壯成長的”承諾。三是優化惠企發展環境。協調區相關部門大力開展環境整治,精心營造綠化、市容、治安、交通、公共文化、公共服務等,打造綜合服務體系,努力營造最好的營商環境,為企業做大做強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和強有力的保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