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蔭區對照“鳳岐”事例推進作風改進 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措施
對照“鳳岐”事例,槐蔭區高度重視,按照“舉一反三、標本兼治、點面結合、遠近兼顧、綜合施治”的原則,瞄準群眾和企業關注的堵點、難點和痛點,堅持刀刃向內,以深化“一次辦成”改革為突破,以開展“作風建設年”“政策落實年”活動為載體,推動全區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一、堅持自我革命,靶向治療
我們通過自查,初步梳理出全區思想觀念、作風建設中存在的五類突出問題:一是服務群眾的本領不足。集中體現在服務群眾的業務素質不足,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弱化。二是勇于擔當的責任不足。個別干部責任心不強,工作缺乏主動性,面對矛盾問題存在畏難情緒。三是狠抓落實的韌勁不足。個別部門在圍繞中心工作抓落實上還有見事遲、反映慢、打折扣的問題。四是開拓創新的意識不足。有的干部缺乏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工作墨守成規,習慣于用老思維、老套路、老辦法抓工作,缺乏改革創新的意識。五是嚴格執紀的力度不足。個別部門和干部身上還存在紀律松懈等問題,全區執紀問責監察的力度需要進一步提升。以上五個方面問題,有共性的,也有個性的,我區將堅持“刀刃向內”“靶向治療”,用實在的行動增強群眾和企業獲得感、幸福感。
二、堅持標本兼治,立行立改
一是抓好頂層設計,區委專題研究、迅速部署。(1)對照全市開展“更新思想觀念、克服頑瘴痼疾優化營商環境”集中整改活動的實施方案要求,區委第一時間在區級領導干部、部門和街道主要負責人中進行轉發傳達,要求全區各級各單位圍繞報道中涉及的觀念和作風問題“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2)召集相關部門(單位)圍繞優化行政審批服務進行專題研究部署,提出工作要求和改進意見。(3)建立健全槐蔭區“1+14”重點任務集中攻堅指揮體系,完善工作方案,優化職能配置,明確責任分工,全力推動“一次辦成”改革35項政策措施落地。(4)在全區召開“作風建設年”動員部署大會,印發《關于在全區開展“作風建設年”的實施意見》,明確以“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為總要求,全面梳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實不細不嚴等作風問題并加快改進,確保服務效能明顯改善。
二是從根上穩步推動思想認識問題解決,用“四促”轉觀念轉作風。加強學習促轉變,爭當創新型領導干部;領導帶頭促轉變,實施專班推進法、點對點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壓力傳導促轉變,形成重點工作責任鏈條,倒逼工作落實;用人導向促轉變,用好“李云龍”式敢想敢干、敢闖敢試的干部。
三是從點上迅速推動立行立改問題解決,用“三個主動”優化審批服務。主動壓縮中間環節,不斷優化辦事流程,基本實現“一網、一門、一次”目標,做到“部門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主動優化服務,打造金牌 “店小二”貼心服務,為群眾帶來真正便利;主動加強日常巡查,實行常態化管理和網格化管理。
四是從面上整體推動政策落實難問題解決。建立政策“一本通”,確保把各項政策用足用好用到位;建立對上爭取清單,最大限度爭取上級投入扶持;建立網格化服務企業專員制度,努力實現政策和落地之間的零距離。
五是從長遠推動服務效能評估無抓手問題解決,建立健全優化營商環境科學考評體系。建立營商環境考核評價體系,將跨部門協作表現納入考核指標,不斷創新基層治理和服務體系,堅持綜合運用評價結果。